什么是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它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本文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优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什么是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以及光的吸收定律,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许多物质都有颜色,例如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有些物质本身无色或颜色很浅,但这些物质若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某些试剂反应,能生成具有明显颜色的物质,如Fe3+与KSCN试剂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离子。当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改变时,溶液颜色的深浅也随之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因此,可以利用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来确定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比色法。比色法包括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
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来分析物质结构和含量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根据测定时所用光源不同,分光光度法分为可见、紫外、红外等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与光电比色法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获得单色光的方法不相同。分光光度法是采用棱镜或光栅等分光器进行分光,所获得的单色光的波长范围比滤光片要窄得多,一般半宽度在5~10nm。由于单色光纯度高,因而测定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度都较光电比色法高。由于可以任意选取某种波长的单色光,故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可以同时测定试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因为入射光的波长范围扩大了,测量范围不局限于可见光区和有色溶液,可扩展到紫外光区、红外光区。所以,许多无色物质只要在紫外光区或红外光区内有吸收峰,都可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分光光度法的优点:
灵敏度高
一般可测定浓度为10-6mol/L~10-5mol/L,适用于测定微量组分,若被测组分在测定前进行分离、富集,灵敏度还可提高。
具有适当的准确度
一般比色分析的相对误差为5%~20%,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2%~5%,对微量组分的测定,已能满足要求。
操作简便、测定快速
比色分析时,由于采用选择性高的显色剂和适当的比色条件,样品处理成溶液后,可以不经分离干扰物质,一般只经历显色和比色两个步骤就可得出结果,从而缩短分析时间,加快测定速度。
应用范围广
绝大多数的无机离子(不论是阳离子或是阴离子)以及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可直接或间接地用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因此,它是医学检验、卫生检验、药品检验、卫生分析等部门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